相比较于服务器以及网络中间件,软件定义这个概念对于存储产品仍还处于较为滞后的阶段,因为存储产品具有较高的异构性,众多的存储厂商提供的是多样性的存储硬件和操作平台,即使是同一厂商所提供的不同阵列也会有可能采用不用的操作系统,专有API等。所以对于存储管理员来说,他们将花费更大的精力投入到管理阵列上,而无法更多专注于如何优化业务信息,将IT被动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盈利模式。
利用软件定义的存储将扭转这一现状,企业将大幅降低管理和运营复杂性,实现存储设备的自动化和按需部署。客户将不再依赖专有硬件、操作系统、应用基础架构等提供商。而传统设备提供商也将转变为软件定义服务提供商。
软件定义的存储会从以下三个方面为客户带来价值
· 软件定义形态
基于标准商用X86硬件,将存储设备管理抽象到软件层。客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自己选择硬件设备的搭载,避免超额配置、最大程度提高硬件利用率并能大大削减整体IT运营成本,实现存储架构形态的软件定义。
· 软件定义资源
实现资源的融合与改善,解决现有资源的异构复杂性,并提供资源池的自动部署和策略性分发,根据数据中心的切身需求打造最适合的数据存储保护基础架构,真正帮助客户简化、快速的完成应用部署。
· 软件定义服务
基于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,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的软件功能从提供商租赁软件服务模块,使用方式包括在线定制,在线服务,在线使用。相对于传统服务模式,软件定义的服务能够在设备升级、性能突破,提高安全性等各方面都带来更大优势。